最近,不少实体商家反馈:抖音团购效果不如从前,单子难卖、流量不稳、核销率低。问题出在哪儿?又该如何应对?
今天,我们就从三个维度拆解这一现象,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流量不是“水龙头”,不能即开即有
抖音团购刚兴起时,确实存在流量红利。商家靠一个低价套餐,就能轻松吸引用户。但如今平台增长见顶,流量更倾向于分配给运营更稳、权重更高的店铺。
流量不是“水龙头”,一拧就涌出来,而是像一座水库——需要长期蓄水,不能等到干旱才想起来挖井。
很多商家仍把抖音团购当作“限时活动”,有促销就上架,没活动就下架,生怕被“薅羊毛”。但一旦探店视频过期,人群资产便迅速流失,门店运营几乎归零。

想要持续获客,就必须做好长期运营。以我们陪跑的“渝派老火锅”为例,他们坚持执行以下动作:
-
每周更新门店动态,优化商品展示页;
-
高度重视评价维护,尤其差评处理不过夜;
-
持续通过达人和自播输出内容,引导到店客户参与互动;
-
门店专人直播,主动讲解产品优势,推动团购成交;
-
结单时询问体验,发放代金券或引导入群,拉升复购。
这套精细化运营下来,即使在淡季,他们的团购核销率仍稳定在70%以上。而临时抱佛脚的商家,核销率往往不足30%。
二、流量有淡旺季,别等“旱季”才种树
不少商家误以为“上架即爆单”,却忽略了流量本身存在周期性。
比如桑拿、温泉类项目,秋冬是旺季,夏季自然遇冷。即便在抖音这样的大平台,用户的时间和消费意愿也有限。尤其在餐饮淡季或经济下行期,即使用户买了券,也可能延迟核销,甚至因“过期无忧退”而流失。
破解建议:
-
提前1–2个月布局淡季营销,避免临时发力;
-
推出季节性商品或服务,制造错峰消费理由;
-
合理设置核销周期,降低用户因时间压力而放弃的可能。
例如“胖妹烧烤店”在冬季推出“暖心烧烤套餐”,配合短视频内容强化“冬日吃烧烤”的场景感,再结合达人探店,最终核销率同比提升40%。
三、商品与内容有生命周期,别让用户“看腻”
再好的商品和内容,也有生命周期。如果长期不更新套餐、不换内容形式、不调整价格策略,用户自然会审美疲劳。
尤其对单店来说,周边10公里内的用户池相对固定,唯有不断换品、换内容,才能突破流量天花板。
破解方式包括:
-
按季节换品,如夏季推小龙虾、冬季推暖身煲;
-
借热点造势,比如结合“荣昌乳鸽”等抖音热门话题做内容;
-
优化服务体验,促使用户自愿分享,形成口碑循环。
四、破局关键:持续拉新 + 稳定复购
如果不想陷入“低价内卷”,就必须学会“破圈”。
一方面持续拉新,用内容与商品吸引新客;另一方面通过服务与私域运营,把新客转化为老客,实现稳定复购。老客的终身价值,远高于一次性引流客户。
总结来说,抖音团购数据下滑,问题不在平台,而在商家的运营思维是否跟上变化。想要打破困局,请从现在开始,把团购从“短期促销”转变为“长期经营”,系统构建你的流量蓄水池。
记住:流量不等人,运营不停步。
